随着电影、电视剧、动画片等影视作品的不断涌现,配音行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在这个领域中,配音演员和制作人员都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介绍配音行业的发展历程。
1.译制片配音和国产动画配音的两次兴衰(50年代——60年代,80年代——90年代)
我国最早的配音演员们,是为了译制片的顺利引进而开始工作的。
50年代至60年代,初代配音员们克服了简陋的物质条件,为上百部译制片进行了配音。
与此同时,中国动画事业开始发展,拍出了像《小蝌蚪找妈妈》《神笔马良》《大闹天宫》等一系列经典之作,动画配音也得到了重视。
由于历史原因,配音艺术一度停滞,但是随着80、90年代的到来,译制片的引进呈现出井喷之势。那些年响彻在每个角落的“译制腔”,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。
这个年代的动画片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,也许你曾经看过《哪吒闹海》《三个和尚》《猴子捞月》,他们的配音都充满着中国式的优美与意味绵长,也启发了后辈的配音员们。
2.国产影视剧配音的兴起及动画长片引进(90年代末——21世纪初)
90年代中后期,人们对欣赏原音电影的兴趣更加强烈,这个时候国产电视剧的大量出现,让配音员们找到了新的方向。
在这个时期,长篇动画片的大量引进让孩子们大饱眼福。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和辽宁人民艺术剧院,如今已经合并为辽宁人艺,为长篇动画片的译制配音贡献出了绝大部分的力量。
在这里额外说一句,《魔神英雄传》重置版的国语配音工作是由我们心与薪声的配音员们担纲的,欢迎大家观看重温童年回忆。
3.商业化配音团队逐渐出现,国漫、游戏、有声演播开始崛起
2010年,姜广涛、季冠霖、张杰等配音演员组建“光合积木”配音团队,初衷是希望能提升报价,接到更多项目。
在此过程中,许多配音演员在粉丝群体中拥有了一定知名度,为接下来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基础。
2012年,北斗企鹅、音熊联萌等声优工作室先后成立,以公司形式运营团队。
光合积木原本的一些成员也陆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:季冠霖的冠声学院,张杰的729声工场,边江的边江工作室等等。
同时,意识到配音市场存在更多可能性后,这些配音公司的业务定位开始分化,变得更有针对性。
北京配音圈还是以电视剧配音为主,而上海配音圈则以游戏和国产动漫的配音为主。
4.网配的兴起,让配音走向了大众化和娱乐化
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,配音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,国内各种配音网站和平台涌现而出,配音变得更加大众化、娱乐化,吸引一大批人参与到配音中来,扩大了受众基础。
5.配音类综艺的出现,让配音正式走入了公众视野
2018年,湖南卫视推出了配音类竞演节目《声临其境》,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关注。
《声临其境》成为了配音行业最大范围的破圈举动,一部综艺直接点燃了公众对配音行业的好奇心。
而后续《我是特优生》、《恋与制作人》等声音类综艺、游戏、比赛的增加,让受众对配音行业的关注又上升了一个台阶。
6.配音演员偶像化初露端倪
在声音市场全面蓬勃发展,为配音演员提供了更多工作资源的同时,配音行业也随之进入了新的辉煌阶段——配音演员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,有了更多展示自身特色和声音魅力的机会。
中国的配音行业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配音员们的默默耕耘,也离不开每一位观众和听众的选择和支持。
这回,你清楚了我国配音行业发展的历史了吗?